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牧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幕!
时间:2024-08-19 阅读:2874次
八月十六日,秋初,川西,晨曦微露,壤塘的高原草甸上,松柏树枝燃烧,浓烟弥漫山谷,藏族男儿骑着骏马,手舞国旗和各色彩旗,围行草甸去障祈福,以藏地独有的“煨桑”仪式,点燃了壤巴拉牦牛绒露天文化节的热情。文化节以“绒于金山,成于同体“为主题,全新探索新质生产力推动农牧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由壤塘县人民政府指导,壤巴拉非遗传习协会、引领时尚产业联盟共同发起,北京首旅旅行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金泽工艺社协办,壤塘县牦牛绒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来自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社会各界的学者专家,大学教授、时尚行业的艺术家、设计师,企业领头人、新闻媒体、表演艺术家汇聚壤塘,深入探讨以牦牛绒项目带动农牧产业升级,长足发展当地绿色经济,依托藏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文化打造国际品牌等议题。吸引上千人参加此次文化节。
壤塘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罗先全致开幕词,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琳对文化节致辞祝贺。
时尚产业联盟理事长,壤巴拉牦牛绒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说:“牦牛绒文化节暨新质生产力推动农牧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是文化与生态,时尚和科技的结合,各路的资源聚集推动壤塘当地的经济长足发展。”
北京首旅旅行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达女士说:“壤巴拉非遗文化与首都文旅今年在北京成功打造非遗+文旅的模式,而此次牦牛绒文化产业的升级更是有助于带动当地的经济,是风景和风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壤塘县人民政府、壤巴拉非遗传习所、壤巴拉牦牛绒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聘请国际著名设计师、被誉为中国高级定制时装第一人的郭培女士为“壤巴拉牦牛绒文化推广大使“,并由壤塘县县委书记王甲为郭培女士颁发聘书。
阿坝州人民政府副州长依当错宣布文化节开幕,政府领导和企业代表上台共同为“壤塘县新质生产力推动农牧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暨壤巴拉牦牛绒文化科技发展项目“启动仪式揭牌。
牦牛与藏民共生共存,是藏民的生活支柱,更是藏族文化的图腾和象征,“没有牦牛就没有牧区文化,更没有藏族“ 是当地耳熟能详的俗语,在文化节的各项活动中均有体现; 酥油茶待客、牦牛粪取暖、牦牛运输、更为独特的是草甸上的活动会议使用的一顶顶黑帐篷,是藏族独有的牦牛毛手工织就,还有自称牦牛老头和被称为牦牛教授的学者专家参与的各项圆桌会议。更有重磅登场的文化节“情系壤巴拉—草原牦牛绒时装发布”, 时装界先锋人物,中国职业模特事业开创者,被誉为“中国模特之父“ 的张舰老师亲临指导,幕天席地,在藏地高原举办一场天然大秀。
上午时装秀预热场,随着现代感的音乐响彻山谷,民族模特身着牦牛绒面料的设计感极强的时装踏着娴熟的台步鱼贯而出。露天草甸搭建的舞台上,首先出场的模特身着赭红色印花筒裙土地色编织披肩拎同色手袋,妆容自然,神情淡定,传达着传统与时尚的交融,土地色厚重、印花斑斓;不同模特身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服饰,春夏季质地轻盈,通透;秋冬季轻柔保暖,色彩厚重。突出不同季节牦牛绒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引发现场轰动、阵阵喝彩,将活动推向高潮。尤其是不逊色于专业模特的走秀者全是壤巴拉传习所的时装班学生,更引发在场嘉宾和当地观众的啧啧赞叹,期待着下午将在夕阳中上演的主秀。
时装发布预热之后,汉藏两地艺术家、歌手纷纷登场献艺。
国家一级演员勒格加带来一首藏族歌曲《民歌》,嗓音浑厚,歌声缭绕群山久久不散;汉地知名艺术家,心灵音乐家马常胜应高原时节献唱《油菜花开的季节》将大家带入悠游之境;网络当红歌手扎根措演唱英文歌曲《 See you again 》, 容中尔甲、赵露、卓马加、谢旦等知名歌手纷纷献唱、传习所学生表演藏族舞蹈在文化节开幕式上异彩纷呈,为在场嘉宾和观众带来身心的愉悦享受。
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以歌曲合唱《吉祥雨》告一段落,下午圆桌论坛分别以“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融合创新(藏语论坛) 为主题,分论坛讨论,西藏牦牛博物馆创始人吴雨初先生,北京市人大常委农村办副主任王国丰。代胜利、传习所创始人嘉阳乐住仁波切,阿坝州社科联党组书记、原四川省文化厅一级巡视员泽波、中国人大教授周立、首旅旅行党委书记刘达、四川省文化旅游厅原副厅长赵红川、广州十三行商会常务副会长曹伟东、壤巴拉牦牛绒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春生、广州十三行商会第一执行会长徐晓奇等专家学者参与圆桌论坛并做精彩发言。
此外,“新一代专业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和壤巴拉非遗传习所共同打造的“公益化妆工作室”也在此次壤巴拉牦牛绒文化节亮相。在帐篷式的“公益化妆间”里,完美日记的化妆师们,不仅准备了齐全的化妆品和化妆工具,还带领着刚从“公益化妆工作室”毕业的多名学员们,一同为壤巴拉传习所的代表学员和本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嘉宾免费提供化妆服务,力求让大家在活动上呈现出最美的状态。
据了解,今年8月初,完美日记携手壤巴拉非遗传习所,打造首个公益化妆室,赋能藏区女性们掌握化妆技能,助力她们实现就业与非遗文化传承。